印度嫁妆文化与女性权益保护
作者 唐超 姜波
发表于 2024年1月

在世界上许多民族和社会中,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最重要的经济交易之一通常发生在结婚时,即缔结一段婚姻时男女双方相互交换礼物。人们通常将新郎及其亲属赠予新娘本人或其亲属的礼品、服务等称为彩礼;嫁妆则是女方出嫁时由女方亲属赠送的各类物品或货币,属于从新娘家庭到新郎家庭的财产转移。各个国家的文化不同,嫁妆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其中印度因其独特的嫁妆文化而颇受争议。

印度嫁妆文化现状

印度是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世界第二大发展中国家,其人口数量居世界榜首。据联合国人口基金的数据,印度是世界上性别比例严重失衡的国家之一—男多女少,这就导致了一系列社会和经济问题的增加,包括针对妇女的暴力、童婚和人口贩运。尽管妇女在印度市场经济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但嫁妆制度在印度却越来越普遍,嫁妆的价值日益增高。

现代印度嫁妆制度起源于传统高种姓种族习俗,即新娘的礼物、新娘父亲自愿赠予新郎的礼物以及亲戚朋友自愿赠予新娘的礼物。从传统意义上来看,这些代表着新娘家人美好祝福的礼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印度嫁妆涉及从新娘家庭转移大量财产给新郎,因而成为婚姻谈判的一个主要因素。

与中国不同,在缔结婚姻过程中,中国男方通常需要为女方准备丰厚彩礼,而印度女方家庭则需承担沉重的嫁妆,其嫁妆丰厚程度取决于男方的家世、学历等情况。因此,许多贫困的印度家庭为嫁女而债台高筑甚至倾家荡产。一旦双方家庭关于嫁妆的谈判崩盘—新郎及其家人对嫁妆数额不满意或新娘嫁妆兑现未果等情况出现,新娘便成为受害者,遭受家暴、绑架甚至杀害等,从而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如嫁妆死亡、索奁焚妻等刑事犯罪。嫁妆死亡指的是因夫家认为嫁妆不足而直接或间接害死(如烧死、毒死等)妻子的事件。据印度国家犯罪记录局2021年公布的全国犯罪记录报告数据显示,印度全国登记的与嫁妆有关的案件多达13534起。嫁妆相关事件由于各种原因往往被低估,或者仅仅被报告为“事故”,而不是更为残暴且将受刑罚的“嫁妆事故”。

嫁妆的金额水涨船高

针对嫁妆犯罪盛行的社会问题,印度政府部门在过去几十年间试图通过立法废除嫁妆制度,但诸多措施被证明是无效的,而且最近的一些研究指出,反嫁妆政策实际上可能会导致情况恶化。1961年,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制定了《禁止嫁妆法》,该法案对“嫁妆”的定义以及给予、接受、索要嫁妆的处罚做出了明确规定:“给予和接受嫁妆均为违法行为,判处当事人6个月至2年监禁;妇女因嫁妆受到丈夫的骚扰或虐待,丈夫将被判处3年监禁并处以罚金;妇女在婚后7年内因嫁妆问题被骚扰或虐待致死,当事人将面临终身监禁的判罚等。”然而,法律的约束力相当无力,印度的丰厚嫁妆和不平等现象难以扭转,该法案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极大的社会阻力。1973年,印度政府在《刑事诉讼法》中规定,提供和接受嫁妆属于刑事犯罪;1980年,《印度刑法典》修订后进一步禁止与嫁妆相关的暴力行为;2006年,《家庭暴力法》为保护妇女免遭家庭暴力提供了民法补救措施,其中第三条具体规定了禁止胁迫妇女满足非法嫁妆要求而施加的一切形式的骚扰和伤害。除了印度政府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1970年代末爆发了“女性抗议嫁妆谋杀”运动,近年来各种女权及女性主义民间组织也纷纷发起抗议活动。

本文刊登于《世界文化》2023年1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