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埃尔诺(Annie Eraux,1940— )是当代法国文坛最负盛名的女作家之一,也是法国历史上首位诺贝尔奖女性获奖者(202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我走不出我的黑夜》(Je ne suis pas sortie de ma nuit)一书是埃尔诺在母亲生病期间写在“未注明日期的纸片”上的有关母亲日常言行的“日记”,书名取自母亲最后写给朋友的一句话—“我走不出我的黑夜”。埃尔诺在母亲去世10多年后决定原封不动地出版这些日记,希望借此告别曾经的悲伤、纠结和苦痛。
在这本日记中,埃尔诺真实记录了母亲因罹患阿尔茨海默症而日渐衰弱直至死亡的生命时光以及自己的心路历程,作品中所探讨的有关衰老、疾病、养老护理以及亲子关系等一系列老年主题,在老龄化日益严重的当下具有强大的现实意义。该日记于1997年在法国出版,两年后英文版(I Remain in Darkness,1999)问世,并受到了评论界的广泛关注。而该书中文版也刚刚于2023年11月面世。
衰老书写:无法抗拒的人生宿命
埃尔诺在多部作品中重温了衰老主题,并且常常涉及一个重要的人物—她的母亲。当埃尔诺出版《我走不出我的黑夜》时,她已经写作并出版了《一个女人的故事》(Une femme,1987),该作用怀念的笔触描绘了她母亲的一生。正如小说家詹姆斯·萨利斯在《当代小说评论》(The Review of Contemporary Fiction)中所写,“安妮·埃尔诺的作品非常出色,每本书都在循环着转述、纠正、修改和重塑早期的作品”,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将《一个女人的故事》视作《我走不出我的黑夜》的“前传”,两本对照阅读,更能体现出衰老在一个女人身上的残酷侵蚀。
在《一个女人的故事》的前半部分,其母布兰奇是一个神奇的女子:出身底层,但从不自轻自贱;自信能干,一个人同时经营杂货店、做家务、带孩子。她极其时髦爱美,精力旺盛,活得率真洒脱。而到了后半部分,母亲逐渐衰老,生活开始显现出另一副狰狞的面目。随着年岁的增长,母亲无法一人支撑杂货店的经营,不得已卖掉杂货店,投奔女儿女婿,帮忙带孩子、做家务。随着女婿职位的变迁,他们不断变换居住地,母亲的朋友则越来越少,活动空间越来越窄,“没有人认识她,她能够说话的人只有我们一家人,她的世界突然变得狭小而又毫无生气”。母亲只好又回到熟悉的乡下,重新开始一个人的独居生活。
与《一个女人的故事》相比,《我走不出我的黑夜》更详尽地描述了母亲的衰老,正如学者凯瑟琳·哈里森所指出的,后一部作品“更贴切地揭示了缓慢的死亡,促使她见证了正在衰退的生活”。在《我走不出我的黑夜》中,母亲独居后发生了一场严重的交通事故—被一辆闯红灯的汽车撞倒,两年后开始出现记忆力减退和行为怪异的症状,医生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症。
在这部日记中,作者如实记录了她的母亲逐渐衰弱并走向死亡的临终时光,一丝不苟的准确细节直接而残忍地揭示了时间磨损的破坏力,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一个人饱受折磨的晚年生活。时间的侵蚀在肉体上是最引人注目的,埃尔诺细致描写了母亲身体的衰败:“像一个幽灵,直挺挺地坐着,眼神很可怕”,“扭曲的手,食指从指节处伸出来,看起来像一只鸟爪子”,“手臂内侧的皮肤皱巴巴的,像蘑菇的底部”。从前那个充满活力的时髦母亲,如今成了一个枯萎呆板的女人,记忆中的母亲形象与现实生活中的母亲形象截然不同,二者的鸿沟让埃尔诺感到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