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法国新浪潮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埃里克·侯麦(Eric Rohmer,1920—2010)具有多种身份,他既是杂志《电影手册》的创始编辑,又是影评人、作家、编剧、导演、教师。他的电影作品不同于新浪潮运动中戈达尔、特吕弗等人惊世骇俗、特立独行的反叛气质,而是具有某种古典主义气息,以日常生活为底色,以简约隽永的影像风格、充满哲思的文学性对白而著称。一般来说,小说比电影能更好地细致描摹人物的内心世界,但侯麦的电影是个例外,它们有着很强的文学性特征,这种文学性通向的是普鲁斯特、陀思妥耶夫斯基等的小说特质。侯麦的电影不注重故事情节,而致力于呈现人性的幽深之处和深层的潜意识心理。
爱情故事里的心理真实
虽然1960年代法国的五月风暴如火如荼,但侯麦电影并不太关心时代风云里的宏大主题,除去极少的几部电影,侯麦的作品一直执着于讲述爱情故事。这也是其电影被诟病最多的地方,因为在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他关心的仍旧是中产阶级的爱情主题。其电影中的人物多为工程师、外交官、大学生、办公室职员、收藏家、医生、书商、教师等,他们热衷于谈论哲学、艺术、道德、宗教和爱情。这或许与侯麦的小说家身份有关,他出版过小说,在改行拍电影后仍长于通过捕捉日常生活的细节、人物的表情动作以及人物冗长的对白或独白,来呈现人物真实的心理状态。
对于日常生活細节的关注以及对微妙心理变化的捕捉,正是侯麦电影的开创性和革命性意义之所在。不同于对现实的自然主义复制,侯麦电影的故事看似平淡,实则其“没有故事的故事”背后有着高超的叙事技巧。他避免了使用传统的开端、高潮和结局的情节模式,而是通过巧合、邂逅等技巧以及人物多角关系的设置来讲述不同的爱情故事。在《六个道德故事》的小说集前言中,他坦言自己感兴趣的是人的思想和情感状态,道德故事叙述的重点不是彰显道德的力量,而是在标榜道德的男性身上发现人物抉择时的心理真实,“这些故事之所以自称为道德故事,其原因之一是它们可以说没有身体动作:一切都发生在叙述者的头脑里”。因此,侯麦故事里的主人公大多是思考大于行动、偏于内省式的人格,他们喜欢在旁白或者对话中将自己的行为动机公之于众。
侯麦的爱情电影没有感人肺腑的罗曼蒂克式爱情,他最感兴趣的是人性深层那些欲望、情感与道德之间的纠葛,以及人物内心深处的矛盾冲突,通过细致描摹爱情里的忠诚、背叛、欲望、猜忌、空虚等等,将爱情困境中情感的捉摸不定用影像呈现出来。以“四季故事”系列为例,《冬天的故事》中“一女三男”的人物设定正与《夏天的故事》里“一男三女”的模式相对应。女主角菲利茜因为写错地址,与情人夏尔勒失去联络,5年的时间里,她拒绝了两个看上去适合她的男人,一个是图书管理员路易斯—代表着才华横溢的智识型人物,一个是理发师马桑—代表着成熟体贴务实的普通男人。在反复的情感辗转中,菲利茜最终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坚定地继续等待下去,终于在公交车上与夏尔勒重逢。这是一个在犹疑中等待的女人坚定自己对爱的信仰,最终因为忠诚而美梦成真的故事。而在《夏天的故事》中,小伙子贾斯帕来到海边度假,夏日的海风轻拂,年轻人的内心骚动,在三位性格截然不同的女子之间犹豫徘徊:玛戈冷静而有智慧,苏莲热情而奔放,蕾娜多变而反复。贾斯帕的情感游移于不同的女人之间,患得患失的结果是最后落荒而逃。贾斯帕的爱情故事正好与菲利茜相反,这是一个因为性格的优柔寡断而错失爱情的故事。
“侯麦式的人物都是温吞吞、胆怯怯的那种,是灵薄狱里的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