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保护
发表于 2024年1月

如果无法还长臂猿栖息地,请让它们吃好

提名理由

“如果不能把低海拔栖息地还给它们,至少该让它们吃好”,这个朴素的愿望,让云山保护的一群人开启了天行长臂猿食堂调查计划。

有限的资金,背着简易的行囊,他们的足迹在灌木藤本密布的森林之中,也在十几米高的野蛮生长的大树之上。以一台台简陋的红外相机为媒介,他们通过捕捉长臂猿的食性数据,试图以人工种植补充食物来源。从看见到行动,他们真正以公益的力量守护长臂猿的生存和繁衍。他们希望,让千山长青,让猿声常鸣。

钻进深山,当一个护猿人

“两岸猿声啼不住”,数千年前,猿鸣还响彻在三峡峡谷之间。但如今,这声清脆的鸣啼声早已远离了人群,悄无声息地消失在人类耳畔。只有在不适合人类定居的山地或喀斯特地貌的森林里才偶有响起,而这些地方往往海拔在2000米以上。

对于濒危的长臂猿物种而言,生存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高海拔、低气温,它们赖以生存的食物也受到了严重影响,尤其在冬季,取食更为艰难。

而“吃”,在濒危动物的生存里却是件大事。为了更好地保护仅存不到200只的天行长臂猿,帮助它们吃好住好,从2022年的99腾讯公益日开始,云山保护的四人小队伍开启了他们的“长臂猿食堂调查计划”。

然而,面对一个非习惯化的种群,一笔并不理想的筹款金额,一种尚处于探索阶段的树冠红外调查方式以及盈江片区成千上万的食物树,他们的调查并不如想象中简单。

本文刊登于《户外探险》2024年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