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钧:在“永安镇”里重写《永安镇》,在真实里重构真实
作者 宇欣
发表于 2023年11月

始于极限

2020年,魏书钧准备拍摄自己的第二部电影长片《永安镇故事集》。剧组来到湖南资兴,这里将成为剧本里的“永安镇”。

勘景、筹备,与编剧康春雷改剧本,两周后,魏书钧确认了一件事:他对即将开拍的剧本失去了兴趣。就像是成型的零件摆在桌面上,他要去完成组装,但是,“你再去做,就好像只是为了完成,完成一个工作”。那一刻,他感到沮丧。

《永安镇故事集》的原剧本是编剧康春雷断断续续花了六年写就,由四个带有寓言性的、“心理写实主义”的故事组成,讲述了虚构的“永安镇”里那些被困在原地的人。

2019年冬天,魏书钧和康春雷见面,两人聊文学、音乐,彼此认可。出了酒吧,北京下雪,大家都说,这是个好兆头。

但一年后的拍摄现场,事情便不再像浪漫的酒后雪天。魏书钧注重真实感,现场的环境、演员的状态和心情,都会反映到最终的拍摄上。他要把抽象的表达落到实处,这一过程中,导演和编剧的两种创作风格变得难以调和。

并不是某场戏不对,编剧康春雷记得,所有的文本写作是顺利的——魏书钧提出修改方案,他来执行,将写实的风格投进寓言性的故事里。但这个故事却越看,就越不对劲。

郁闷、停滞,两个人四只眼睛落到棋盘上,下几盘棋,回过头来再聊聊剧本,还是困难重重。剧本就像“打满了补丁的裤子”,这一比喻也出现在《永安镇故事集》的最终成片里,指向“导演”和“编剧”春雷越改越不得劲儿的“永安镇”故事。魏书钧决定放弃,哪怕剧组各部门已经就位,“我对这个剧本没有那么大热情了,我想不拍了”。

之后极限的创作转折,已经变成经典桥段在影迷中广泛流传:24小时后,就在这座小镇,思考过后的魏书钧决定和编剧康春雷重写剧本,十几天内三个新故事诞生,电影顺利开拍。

第一个故事《独自等待》,基于康春雷对片场食堂里的一个年轻女人的观察,刻画了一个小镇女人因剧组的到来心里泛起的涟漪。睡眼惺忪的魏书钧听到这个故事眼睛一亮,从床上坐起来,接着有了第二个故事《看上去很美》,一个走出小镇又回到小镇的女明星,本想借新片拍摄之机寻找旧时记忆,然而剧本悬而未决,她也一次次落入故人算计的漩涡里。第三个故事叫《冥王星时刻》,暂时从永安镇的凝滞的空气里解脱出来,摩擦碰撞、直至爆发的两位主角是为创作争执不休的“导演”和“编剧”。

“好像是穷途末路了。”三年后,魏书钧回忆起这些匆忙的瞬间,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种“太极端、太极限”的风险状况,所幸比起常规的、更有迹可循的规范创作,新的、来源于当下的某些东西激活了他:“无论它是什么样子,好不好、精细或者粗糙,但我知道它有它的生命力,我也能感觉到。

本文刊登于《睿士》2023年10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