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岛
从飞机上俯瞰,威尼斯由117个碎片小岛组成,其中最狭长的一块是丽都岛。虽然是威尼斯的第二大岛屿,但这里既没有琳琅满目的礼品店,也没有星罗棋布的河道,更不像主岛一般游人如织。大多数时候,丽都岛是安静的,大片的草坪和绿荫道,适合一个人骑车、晒太阳、发呆、看海。就连诗人拜伦也曾赞叹丽都岛的岁月静好:“在大海之滨,有一种世外的境界,没有人来打扰,海的咆哮里有音乐之声。”
1932年8月,第十八届欧洲艺术双年展在威尼斯举行,一项名为“电影艺术展示”的新项目在丽都岛的HotelExcelsior Venice(威尼斯精品酒店)的露台上开幕,这便是威尼斯电影节的起源,它比戛纳电影节早十四年,比柏林电影节早十九年;1935年,威尼斯电影节改为一年一届;再过一年,又有了国际评审团。从此之后,每年这时候,大批演员、记者和影迷纷纷挤上快艇前往丽都岛“朝圣”,这方世外桃源也因此变得人潮涌动,光怪陆离起来。
八九月的丽都岛,身穿曳地长裙或缎面燕尾服的明星随处可见,即便丽都岛潮湿炎热,他们也要强打精神,将高光时刻留给红毯。神情最严肃的,是来自伦敦、巴黎、米兰、柏林的学生们……很多是第一次参加威尼斯电影节,早早地做好了功课,在Palazzo Del Casino的广场上排队等待观看Masterclass,今年的特邀嘉宾是《爱乐之城》的导演达米恩·查泽雷。
当然,丽都岛不只有忙碌的身影,脖上挂着工作牌,在水岸边草坪上独自看书或喝咖啡的工作人员随处可见。毕竟,专业电影不像院线片一样老少皆宜、人见人爱,消化其中的复杂、晦涩、人性算不上一件轻松的事——在工作的间隙出来喘口气,至少还有丽都岛的美景和好天气。

船
威尼斯从诞生之日起就是另类,它地处西欧,但向来和东方的联系更为密切;作为世界唯一建于水上的城市,大海既庇护着威尼斯的安全,也提供了四通八达的商路,来往船只是一扇扇向外打开的窗口,为威尼斯的开放和变通创造了条件。
虽然丽都岛有私人停机坪,但想要体验真正的威尼斯,必须坐船。无论名气再大的导演或演员,都需要在酒店旁的码头上等待water taxi(水上的士)接送,这个环节没有快进键,一视同仁,也正因为这样,格外多的影视大咖被拍到在威尼斯坐船的照片,因为他们格外珍惜威尼斯的“平等”——区别于柏林的政治性与戛纳的商业性,威尼斯电影节一如既往地坚持艺术性的评判标准,公允地为世界范围内严肃的电影艺术服务。
拿今年的情况来说,威尼斯电影节两千一百多部剧情片、一千九百多部短片的报名数量,足以说明它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主竞赛单元“首映”导演的占比超过65%,女性导演作品占总展映片目的比例超过30%。华语电影力量也不少,万玛才旦的遗作《雪豹》入围了非竞赛展映单元;中國台湾男演员李鸿其执导的《爱是一把枪》杀入国际影评人周长片竞赛单元;邬浪执导的短片《短片故事》入围地平线单元短片竞赛单元;梁朝伟获颁终身成就金狮奖,是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演员。
今年大热的电影《封神第一部》也出现在威尼斯市场,进行国际展映,主演费翔也现身威尼斯,在“水上的士”里接受了ELLEMEN的采访。费翔透露,即便《封神》是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但有来自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员参与制作,这部影片传递的精神和旋律是没有国界的——当年马可波罗乘着小船去中国,现在中国的电影人同样也可以乘着小船来到威尼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