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自己相信
热闹的西安老城,一间给游客表演的皮影剧场,一个佝偻着身子、说着陕西话的老头——这是白宇所扮演的昌东,在最近热播剧集《西出玉门》里的出场。
和此前他演绎过的许多角色上来就展开剧情不同,假扮老人的昌东先要借助这么一个伪装现身,这也就更增加了故事的解谜色彩:他到底是谁?他为什么掩饰身份?他又要经历什么事才能结束当下的沉寂?一切在书中娓娓道来的文字,都要白宇通过表演来讲述清楚。虚实之间,他得演出昌东自带的沧桑,也要作为昌东,跟着新展开的线索,不断摸清眼前这些谜团背后的脉络。
“我觉得昌东的个人魅力还是挺强的,感觉他是放荡不羁的一个人,又很有责任感;粗狂的同时还很细心。而且最吸引我的是,他也是个西北人。”
同为西安人的白宇,在接到剧本时就找到了自己跟角色最大的相似。和昌东一样,白宇也是吃面长大的人,他了解昌东的性格是在怎样的成长环境中生发的,所以在偶尔说方言,或者面对一些当地环境时,他很快就能做出自然的反应。不过他没想到的是,也正是在这次拍戏的过程中,他经历了自己演艺生涯里,关于拍摄环境的一个最大挑战。“不止是拍戏以来,基本上是我从出生到现在,最艰难的一次。”
作为西安人,玉门关、戈壁滩这些地方,在心理上对白宇来说并不陌生,可当他真正抵达那里拍戏,却发现实景的拍摄和短暂的旅游要面对的,完全不是同一个等级的困难:“你要去旅游,玩儿个一周,我觉得都是没有问题的,但你要在那儿连续待好几个月,而且都是无人区,拍到后期,感觉整个身体消耗非常大。”
虽然因为文物保护的缘故,他们拍戏的地方并不是真正的玉门关遗址,而是换成了附近允许拍摄的类似场地,但身处茫茫戈壁,每个地方由时间所铸就的苍凉并无差别。特别是这次《西出玉门》里有很多夜戏,灯光无法照亮过于辽阔的无人区,他们只能在地表温度接近50度的白天“日拍夜”,怎样在火热的环境里演出内心的无措,就成了演员面前的一道难题。“有很多夜戏,要架一个特别大的灯,还要生篝火,而且我们都要穿着冲锋衣……光太强了,眼睛很容易睁不开。”
在故事里,这样暴晒和干燥的环境,是“关内人”要面对的绝境。为了让屏幕前的观众更相信剧情,剧组选择实景拍摄的方式做出视觉上的呈现,是一件值得尊敬的事,但身为演员,白宇要怎样让自己始终充满信念感,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真的顺应昌东的人物性格,是他需要解决的新问题,他要先让自己相信。

保持紧张感
每次拍戏,白宇都会面对不同的新情况,怎样顺畅地入戏,是他从进组开始就要过的第一关。
“任何一部戏刚开始的时候,都是会紧张的。”哪怕当演员至今已经十年,也拥有了不同风格的代表作,但每次从“白宇本人”变成一个全新的角色,他都要经历一遍由陌生到熟悉的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