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lingEverything

一栋像麻花一样螺旋向上的高大建筑,外表铺满花纹对称的彩色大理石材。
建筑有一个向外放光的圆形入口,每个人进入的时候都会变成一片剪影。走进建筑内部,迎面会看到粗大的灰色文字:ModelingEverything。这些文字像是漂浮在虚空之中,也像是投影在一片巨大的透明幕布之上。日出日落,暴雨彩虹,狂风飞雪,各种环境的影像环绕着文字,好像文字是一个世界中永恒不变的存在。
穿过文字便进入了展厅。展厅的空间开阔而方正,密密麻麻布置着各种各样的物件。这些物件似乎组成了一条流淌的河流,各自依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出场。第一件展品看上去简单无比,是一支毛笔,一小块颜料,几张纸和几块被磨平的石头,放在一个精致的四边放光的透明亚克力展柜里。展柜边上贴着精巧的展签,对这件展品的介绍是说在人类的绘画诞生之初,关于绘画行为的“Model”(模型)便先行被设计或构思出来,这个Model(模型)包括三种类型的工具:与人手关系密切的、手持的绘画工具“笔”,使绘画动作得以某种痕迹的方式长久留存的“颜料”,和承接绘画痕迹的载体“纸”或被“磨平的石头”。这个Model(模型)的创建是决定性的,后世几万年的时间里,人类始终在这个Model(模型)的模型里展开绘画的探索与实践,而绘画又是后续无数人类创造性造物的起始,他的模型成为其他造物方式必定参照的原型。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的精美复制品和丟勒为研究焦点透视法而使用的十字网格装置,被一起陈列在一个巨大的展柜中。这件展品要陈述的是焦点透视法作为一种“Model”(模型)被创造出来的意义。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睿士》2023年10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