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拐点的摆渡者

“拐点,又叫反曲点,是一条连续曲线由凸转凹,或由凹转凸的点。拐点不是转折点,在图表中后者引发的变化更显眼。拐点更隐蔽,但一旦过了拐点,根本的改变就已经发生……”
Ben(俞闻候)字正腔圆。他那不乏斯坦尼拉夫斯基式舞台做派的英文致辞,差点让我以为误入了一场国际数学研讨会,抑或穿越到了古昔希腊,苏格拉底在柏拉图的记述中探讨几何与宇宙的时代。好在,墙上挂着、地上支棱着当代艺术作品,有通电的影像,也有不通电但一碰就哗啦啦作响的陶瓷装置,这位于挪威卑尔根老城的跨界文化空间Northing Space里面攒动着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艺术家的物种,大多年轻,多为亚裔,多为女性,没有皱纹的脸上叠印着欧亚两种教育留下的痕迹:好奇心與规训。好在,Ben的后半句话,将观众拉回了现实:“……比如最近挪威通过了向非欧盟国家的留学生征收学费的法律,在未来回头看,这个事件就能看作是个拐点。但事已至此覆水难收,我也无意赘言,让我们还是关注一下今天在场的亚洲艺术家,他们确实赶上了挪威免费教育的最后一班船。”
当天早上,不,确切地说,上午10点,我起床去上厕所,途经厨房与餐厅,发现Ben正端坐桌前,面对电脑屏幕打坐。他的身后,玻璃窗外,恰是数百年的橡木——宙斯之树——与其他林木一道为山坡撑开的浓绿。Ben和Yilei(一蕾)今年刚搬到这儿——一幢独立的木制长条平房——因而有了更大空间容纳对于移民生活的想象,尽管,它已经迅速被女儿四处散落的玩具填满。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睿士》2023年10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