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媒体报道,2022年11月30日,尼日利亚曾出台一项新政策,规定今后全国小学阶段的课程都改用母语作为唯一的教学语言。从中学开始,母语与英语结合进行教学。然而,由于教材编写和教师招聘的任务艰巨,导致新政的实施极具挑战性,所以,关于此项政策的实施细节和具体时间表至今尚未公布。此前,该国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用本族语言教学,四年级起主要教学语言则为英语。
尼日利亚是非洲第一人口大国,人口逾2亿,约有250个民族(部族),是非洲民族成分最复杂的国家之一。在该国族群构成中,豪萨–富拉尼族、约鲁巴族、伊博族人口最多,分别约占总人口的29%、21%、18%。三大族群在政治、经济及文化实力上相近,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均势。
与民族构成复杂直接相关的是宗教信仰的多样性,尼日利亚的人口中,约50%信奉伊斯兰教,约40%信奉基督教,约10%信仰本土宗教。其宗教格局呈现出“地域—民族—语言—宗教”高度关联性。在北部的豪萨–富拉尼人聚居区,伊斯兰教占主导地位;南方则主要流行基督教,其中,西南部约鲁巴人聚居区传统上受基督教新教和英国圣公会影响,东南部伊博人聚居区主要是罗马天主教的活动范围。自独立以来,由于族群冲突和宗教矛盾造成的持续内斗使该国近半数的民众处于贫困状态。
民族众多也不可避免造成了语言繁杂。尼日利亚目前共有500多种语言。根据使用者的数量、分布和功能以及在教育中的作用和官方的接受度,排前三位的民族语言分别是豪萨语、约鲁巴语和伊博语,使用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二。这三种语言中,通行于该国北部的豪萨语发展最充分、影响最大、使用者最多。此外,它在尼日尔、贝宁、加纳、喀麦隆等国也被广泛使用,既是西非地区公认的商贸交际语,也是非洲最重要的本土语言,仅次于北非的阿拉伯语和东非的斯瓦希里语。约鲁巴语使用于该国西南部和临近的贝宁、多哥、加纳、塞拉利昂等国。伊博语主要流行于该国东南部。需要说明的是,豪萨语属闪含语系乍得语族;约鲁巴语和伊博语虽同属尼日尔–刚果语系,但前者属科尔多凡语族,后者属大西洋语族,三者系属不同,差异较大,无法互通。其他民族语言使用人數则多寡不一,多则逾百万,少则不足百人,但均属低阶语言。
地位最高的英语是在16—17世纪随英国殖民者的入侵而进入尼日利亚,起初是商人和传教士在贸易和宗教领域使用,后来逐渐渗透至教育领域和新闻界。1960年尼日利亚独立以后,由于深受殖民背景的影响,英语仍在大多数社会领域使用,特别是在行政和教育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