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11年1月13日,向極点挺进的英国极地探险家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充满胜利信心地写道:“再走九十四公里就到达极地了!”
在几千年来没有生灵存在的极地,和这场事关国家荣耀的沉默斗争中,斯科特与同伴毫不怀疑自己将要创造的伟大成功,直到看见竞争者阿蒙森提前胜利的标志。在心灰意冷、更为艰难的返程路上,垂死者在最后的日记和几封信中,告诉世人:“我不知道我是不是一个伟大的发现者,但是我们的结局将证明我们的种族的勇敢精神和忍受力并未消失。”
这是一个关于探索的故事。
探险在人类天性中从未丢失,从改写世界地理版图的哥伦布,到登顶世界之巅的丹增-诺盖和埃德蒙-希拉里,再到第一个踏上月球的尼尔-阿姆斯特朗,永远有人无畏地朝着未知挺进。
云南、丽江、玉龙雪山脚下的牦牛坪,《户外探险》与华为WATCH Ultimate非凡大师以“探秘未竟,无畏前行”展开一场巅峰对话——我们要去往哪里?我们为何前往?我们如何抵达?从伟大的故事落回到我们微小的个体叙事,我们不是那个登上珠穆朗玛峰或月亮的人,也不是那个抵达极地或深潜海底的人,但我们也有自己的未竟之地。
探秘未知,是绵延亘古的话题,在华为WATCHUltimate智能手表的创新科技助力下,我们得以向更深处探索。
心向旷野
4月,玉龙雪山脚下,太阳冲破乌云,把阳光慷慨地洒向阴冷的高原,5分钟后,太阳再次消失,人们已经习惯这旷野的法则。
一群身着专业山地装备的人,从位于海拔3100米的山中酒店出发,从到达这里的那一刻,他们腕上的华为WATCH Ultimate监测到上升至高海拔区域,提示用户设置启动高原关爱功能,让身体处于沉浸式的高原状态监测中,提前预判与缓解高反症状。
启动户外探险模式后,数据显示到达海拔3475米,2.4千米里程,平均速度1.1千米/时,徒步时长2小时3分钟27秒,心率82,身体在上坡下坡的起伏中,终于抵达徒步的终点,秘境在眼前展开。牦牛坪位于玉龙雪山景区的北端,西依玉龙雪山东麓,在这条徒步路径上,左侧的绵延雪山观感震撼,空旷的高山草甸与幽静的原始森林景观为伴,给人走入秘境的感觉。
未知的探索迷人也危险,而我们奔向人生未竟之旅的第一个课题,便是勇敢地走向旷野。
常YI生这几天的身体感受十分微妙,他前日还在海南万宁的水下潜水,深海的气压还在肺中作祟,次日便抵达海拔3000多米的雪山高原,身体的不适,让感官反而极大扩张,这一路他在手表的提醒下始终关注着自己的健康状态,途中不断依照高原关爱提示进行呼吸调整,关注血氧的变化。然而,玩极限运动十多年的他,也早已习惯了一次次挑战身体极限。
常YI生从小就喜欢运动,18岁时去新加坡留学读书接触到攀岩。相比于室内攀岩,他更喜欢自然岩壁,在一次次倔强的磕线中,原本散漫的他变得专注和沉稳下来,旷野自由的气息更是早已被他的身体所熟悉。
攀岩和大自然教给他的,是拥抱一切未知和变化。家庭和学业本可以给他更多安稳,他却并不贪恋于此,毅然决然地投身极限运动领域,从无到有创立了自己的公司。
有一次他前往伊真火山,蓝色的火焰就像地下之门的通道,岩浆从脚下流过,让双脚都变得焦灼,衣服上的硫磺气味多年来一直在延续。如今回忆,那种震撼的场景依然无以言说。那是他在美国的纪录片中发现的地方,当时并没有任何攻略,他辗转了3次飞机,2次便车,一夜的徒步才到达那里。
抵达未竟之地,总需要艰难地跋涉。一次次这样的历程锻造了常YI生坚韧和卓尔不凡的品质,就像他一路佩戴的这款华为WATCH Ultimate,坚固的外表下,有着十足的品质感和高端感。草原、丛林、山麓、雪山……表壳无数次与岩石、巨木、乃至铁斧、炉具摩擦碰撞表体依旧如新。
为应对户外各类险恶的环境,华为WATCH Ultimate在表壳上使用了航天级探测器同款的非晶锆合金材质,融合液态金属制造工艺,打造超坚固表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