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伟大的小说家,英国作家康拉德(约瑟夫·特奥多·康拉德·科尔泽尼奥夫斯基,1857—1924)的影响是巨大的。康拉德对同时代的以及后来的、英国本土的以及其他许多国家的作家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1904—1991)是受康拉德影响的作家之一,他继承了康拉德的文学遗产。格林一直视康拉德为自己的偶像,“格雷厄姆·格林是康拉德遗产最明显的继承者之一,他和康拉德一样,游历了许多偏僻的地方,目睹了满怀愧疚的殖民官员为了寻找一个失落的宗教或政治 ‘理念’ 而在道德上的绝望。”格林挑选了康拉德的传记作家诺曼·谢里为自己的传记作家。

康拉德对格林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多部小说受康拉德的影响。格林的《布莱顿硬糖》(1938年)模仿的是康拉德的《特务》,对格陵兰的描写借鉴了康拉德对伦敦的描写。此外,《密探》(1939年)、《人的因素》(1978年)、《恐怖之部》(1943年)都继承了康拉德《特务》(1907年)的传统。康拉德到过南美、非洲、东南亚等地。格林同康拉德一样,也游历了非洲、东南亚和南北美洲等地。这两位作家不仅游历的地方有交集,他们描写的内容也相似,甚至标题都显得雷同。如康拉德的一部小说名为The End of the Tether(1902年 ),格林则有一部小说名为The End of the Affair(1951年)。在《此乃战场》(1931年)中主角的名字干脆叫康拉德·德若弗(Conrad Drover),同康拉德一样,也是一位水手,一艘商船上的船员。格林的小说 《人的因素》《密探》《行动的名字》(1930年)等似乎都有意仿写康拉德的人生经历,并继续表现康拉德在《黑暗的心》《吉姆爷》《特务》《在西方人的眼中》等作品中所表现的主题。有研究者指出,格林的《暮色流言》(1931年 )以康拉德的《金箭》为摹本;《喜剧家》(1961年)是对《诺斯特诺莫》的模仿;《灰飞烟灭》(1961年)则融合了《胜利》的情节和《黑暗的心》的地域背景。康拉德的影响如此之大,以至于格林本人觉得这种影响成了一种灾难,他从1932年开始就发誓不再读康拉德的小说,一直恪守到1959年。
无独有偶,两位作家都对非洲充满了兴趣。纵观英国文学史,英国作家对非洲向来具有浓厚的兴趣。20世纪以来,从殖民时期的康拉德,到后殖民时期的格雷厄姆·格林、多丽丝·莱辛、奈保尔等作家,更多地关注白人在非洲的心路历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