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键词:帕里斯的裁决;金苹果;阿芙洛狄忒;希腊神话;伊特鲁里亚
“金苹果的故事”是近现代艺术的常见主题,也是俗语“纷争的苹果”的来源。这个“金苹果”被引申为“不和的苹果”“纷争的苹果”“厄里斯的苹果”(Apple of Eris),并被赋予“比喻作争夺、不睦的原因和对象”的寓意以及其他多种含义(如“爱情之果”“爱与美的象征”“宇宙的象征”“性欲的象征”等)。1相传在佩琉斯(Peleus)和忒提斯(Thetis)的婚礼上,纷争女神厄里斯(Eris)由于未被邀请,2于是往众神中间扔下一个写有“送给最美丽的女神”的金苹果,这引起赫拉(Hera)、雅典娜(Athena)和阿芙洛狄忒(Aphrodite)的争夺。宙斯(Zeus)拒绝充当裁判,并要求赫尔墨斯(Hermes)率领3位女神去找帕里斯(Paris)作裁决。在帕里斯面前,赫拉许诺让他当全亚洲的王,雅典娜应允让他建立显赫的军功,阿芙洛狄忒答应他能娶到凡人妇女中最美的海伦(Helen)。帕里斯把金苹果判给阿芙洛狄忒,导致赫拉和雅典娜的不满和报复,并最终引发特洛伊战争(Trojan War)。
“金苹果的故事”源自“帕里斯的裁决”(The Judgement of Paris),两者大体相似但不可混为一谈,主要区别正是“金苹果”。从神话分类来看,“帕里斯的裁决”毫无疑问属于起源较早的希腊传统神话;而“金苹果的故事”的定型时间较晚,且至少融合了希腊神话和罗马神话的元素,更适合归为“古典神话”。1从故事焦点来看,前者是“赛美”,后者自然是“金苹果”。此外,这个在神话中引起纷争的金苹果,又带来了新的“纷争”:首先,“纷争的苹果”的出现早于“金苹果”,两者并不完全等同。“纷争的苹果”本无明显特点,“带字的”和“黄金的”是后期增补的元素,本相互独立,更晚期才结合并形成“带字的金苹果”。其次,在古典古代,“帕里斯的裁决”是故事的核心内容,而“纷争的苹果”本是可有可无的元素,至文艺复兴时期才以“金苹果”的姿态成为故事焦点。再次,“苹果”元素于现存艺术和文献中的出现时间有较大差距:带苹果的“帕里斯的裁决”艺术场景于前5世纪已经出现,但文献记载则晚至罗马帝国早期。最后,“苹果”元素出现时间虽早,但它于何时何地成为严格意义上的“纷争的苹果”,至今未有定论。
作为文学和艺术主题,“金苹果的故事”源自古希腊并影响至今,展现出强大的活力,个中原因和发展特点值得深思。本文以历史时期为序,兼及文献和艺术,分析“金苹果的故事”的演变过程。
一、希腊化时代前
在希腊化时代前,“帕里斯的裁决”是希腊文学和艺术的常见主题,但“纷争的苹果”是否存在则值得探讨。一方面,这一时期有关“帕里斯的裁决”的现存文献记载均没有苹果的存在。另一方面,绝大多数表现“帕里斯的裁决”的艺术场景亦没有苹果。尽管苹果出现在少数相关场景中,且阿芙洛狄忒单独手拿苹果的形象亦已出现,但尚未表现出“纷争的苹果”的特征。
《伊利亚特》是最早记载“帕里斯的裁决”的文献,虽提到帕里斯得罪赫拉和雅典娜、以及众神参加了佩琉斯的婚礼,但未把两者直接联系起来:一方面,当众神怂恿赫尔墨斯去偷取赫克托尔(Hector)的尸体时,赫拉、波塞冬(Poseidon)和雅典娜表示反对,因为他们憎恨伊利昂(Ilion)、普里阿摩斯(Priamos)和他的子民,这是由于阿勒珊德罗斯(Alexandros,即帕里斯)的错误而起:当女神们降临于他的羊圈时,他羞辱了赫拉和雅典娜而赞美了那位引起痛苦情欲的女神(阿芙洛狄忒)。3另一方面,赫拉提及所有神明都参加了佩琉斯和忒提斯的婚礼,但没有太多细节。4史诗细节的缺失引起后人的增补,首先把两者相结合并加入厄里斯的是古风时代的《塞浦路斯史诗》(前6世纪下半期):在佩琉斯的婚礼上,厄里斯出现并且在雅典娜、赫拉和阿芙洛狄忒之间引起一场“关于美的争论”(νεῐκος περὶ κάλλους)。宙斯要求赫尔墨斯带领她们前往伊达山找阿勒珊德罗斯裁决,后者因为想跟海伦结婚而选择阿芙洛狄忒。5其中虽有厄里斯,但不含任何“苹果”的信息。
至古典时代,欧里庇得斯(Euripides,约前480—前406)至少有4部悲剧略为详细地描写这场“赛美”(结果自然是阿芙洛狄忒取胜),分别是约公元前425年的《安德洛玛刻》(Andromache)、公元前415年的《特洛伊妇女》(The Trojan Women)、公元前412年的《海伦》(Helen)和公元前405年的《伊菲革涅亚在奥利斯》(Iphigenia in Aulis)。1第一,在《安德洛玛刻》中,歌队提到女神们在帕里斯面前相互诋毁,最终阿芙洛狄忒以狡黠的语言取胜。2第二,在《特洛伊妇女》中,海伦为自己做无罪辩护时说,帕里斯给3位女神当裁判,其中雅典娜答应让他统率弗里吉亚人征服希腊,赫拉应承让他统治亚细亚和欧罗巴,阿芙洛狄忒许诺把海伦赐予帕里斯。3第三,在《海伦》中,海伦只提及自己被阿芙洛狄忒作为筹码而未提另外两位女神的礼物,但又因赫拉不服而制造了海伦的幻象,导致真正的海伦被留在埃及而假的被带往特洛伊。4第四,在《伊菲革涅亚在奥利斯》中,阿芙洛狄忒依靠“爱”(πόθος),5雅典娜凭借长矛(指战争),赫拉则倚赖宙斯。6在稍晚的伊索克拉底(Isocrates,前436—前338)的《海伦》(约前370)中,赫拉应承让帕里斯统治亚细亚、雅典娜答应让他战无不胜而阿芙洛狄忒许诺赐予海伦。7在这些版本中,基本人物(引领3位女神的是赫尔墨斯)和结果并无变化,只有细节区别,但均未见“苹果”的内容。此外,色诺芬(Xenophon,约前430—前354)和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前384—前322)提及该故事时亦一笔带过,并无细节。8实际上,在现存希腊化时代前的文献中,“帕里斯的裁决”不仅没有“纷争的苹果”,甚至连厄里斯也是多余的。除《塞浦路斯史诗》外,她并不存在于希腊化时代之前提及“帕里斯的裁决”的任何文献中。

虽然上述现存文献只是古代文献的一小部分,但正好只有不含苹果的记载得到保留。这种“巧合”的原因较有可能是主流版本的“帕里斯的裁决”故事没有苹果。此外,至少还有两种可能性值得思考。第一,是否存在因该故事过于家喻户晓而无必要提及“苹果”的可能性?可是按此逻辑,似难解释欧里庇得斯和伊索克拉底为何详述“女神们的礼物”却不提苹果。一方面,《塞浦路斯史诗》是特洛伊史诗组的组成部分,若它提到“纷争的苹果”,应当会引起后世作家们的注意和重视。10另一方面,就故事情节而言,尽管赛美结果众所周知,但宣布胜者并授予奖励是高潮部分(尤其戏剧),很难想象欧里庇得斯详细叙述赛美过程(女神们的礼物)却刻意不提苹果的存在。况且,几位作者如欧里庇得斯、伊索克拉底、色诺芬提及该故事时以“美丽”或“裁决”作为焦点,而非苹果。这可比较在苹果元素出现并确立后,后世的路吉阿诺斯(Lukianos,约125—约180)以“苹果”作为故事焦点。11第二,苹果元素出现在失传小众版本中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否以“纷争的苹果”出现又是另一话题)。以索福克勒斯(Sophocles,约前497—前406)为例,他曾写下《厄里斯》《裁决》(Crisis)、《牧羊人》(Poimenes)和《普里阿摩斯》(Priamos)等有可能提到“帕里斯的裁决”的戏剧,可惜均仅剩残篇。由于戏剧家会因剧情需要而对传统故事加以创新(如在欧里庇得斯的《特洛伊妇女》中,传统中反特洛伊人的波塞冬被描绘为特洛伊人的同情者),因此索福克勒斯或其他作家确实有可能会为这个传统故事增加一些新元素,但这有待更多证据的出现。
尽管苹果元素缺席于这一时期的现存文献,但已出现在少数相关场景的艺术中,只是未发展成为“纷争的苹果”。“帕里斯的裁决”场景在从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的现存红陶和黑陶画中出现数百次。在早期的黑陶画中,帕里斯是国王形象,在后期黑陶和红陶作品中才回归牧人形象(从公元前6世纪末开始),并从公元前5世纪后期开始被东方人化。1根据现存的文献和艺术资料,可推断最早把“帕里斯的裁决”主题引进艺术的地区是希腊的科林斯(Corinth)。保桑尼阿斯(Pausanias,约110—约180)提到奥林匹亚有个“库普塞洛斯之箱”(chest of Cypselus),2以象牙和黄金装饰,绘有多个神话场景,其中之一是“帕里斯的裁决”,上有铭文:“赫尔墨斯指示帕里斯,要他为赫拉、雅典娜和阿芙洛狄忒的美貌做仲裁。”3当然,库普塞洛斯(Cypselus)与保桑尼阿斯的年代相差达七百多年,箱子能否保存如此之久值得怀疑,但“帕里斯的裁决”场景确实已出现于古风时代的科林斯艺术中。古风时代的科林斯商业发达,在地中海各处都能发现公元前650至前550年间的科林斯陶器。4希腊地区与意大利的贸易在古风时代已发展起来,科林斯曾占据支配地位。5现存最早描绘“帕里斯的裁决”场景的艺术作品是出土于伊特鲁里亚(Etruria)、约公元前640年的奇吉花瓶(Chigi Vase),6上有希腊文且款式为原始科林斯式,说明它极有可能来自科林斯。花瓶今存四分之三左右,绘有数个故事场景,包括“帕里斯的裁决”(图一)。7两者结合,可推断最早绘有“帕里斯的裁决”场景的艺术作品至晚源自前7世纪的科林斯,并传到亞平宁半岛。8这一主题亦出现于同期其他地方的艺术中,如一把约公元前620年的斯巴达象牙梳子(图二)。9雅典则稍晚,“帕里斯的裁决”的场景大约从公元前575年开始出现在雅典花瓶上。
大部分现存希腊化时代前的“帕里斯的裁决”艺术场景没有“纷争的苹果”的存在,但有3件阿提卡艺术的相关作品值得注意。在已知古希腊艺术中,它们是最早一批包含苹果元素的“帕里斯的裁决”场景的容器。第一件和第二件分别是约公元前480至前460年的双耳瓶(图三)和约公元前470年的水壶(图四),特点都是赫拉拿着苹果站在帕里斯面前,雅典娜和阿芙洛狄忒站在赫拉身后。2在图三中,赫拉和阿芙洛狄忒的左边刻有“ΚAΛE”(美丽),而阿芙洛狄忒和雅典娜之间刻着“Χα[ρ]μ[ίδ]ης καλός”(高贵的查尔米德斯)。第三件是约公元前475至前425年(或说约前460年)的带盖瓶,阿芙洛狄忒双手各拿一个苹果站在赫尔墨斯身后、面向帕里斯,而雅典娜在帕里斯身后;一位有翼女神向赫拉走过去,后者准备把一个苹果交给她。3学界对“苹果”的认定并无多大争议,尽管也有反对的声音。

